創新的永續商業模式BFG 促成學生、企業、公部門互相激盪


本文獲 CSR@天下 授權轉載
2020.01.08/鄭宇茹 撰文

永續和商業模式真的有可能結合嗎?B型企業協會推動「Business for Good 創新影響力商業模式計畫」,讓產官學界三方合作,從實作中,找到企業永續的可能性。

全球前26位富豪,擁有了最貧窮38億人口的財富總和;1970年代以來,已有60%的物種從地球上徹底消失;每年更有1270萬公噸垃圾流入大海,人類社會似乎急需改變,也愈來愈多人意識到,不只是賺錢,也要對環境、社會、員工好,才有永續經營的可能性。

注意到這點,B型企業協會在2019年發起了「Business for Good 創新影響力商業模式計畫」(以下簡稱BFG)。在3個多月裡,他們舉辦全球永續趨勢系列講座、員工照顧以及供應鏈社區發展/環境等共創工作坊。

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探索企業願景開始,透過商業影響力評估(B Impact Assessment, BIA)了解企業的社會與環境影響力;再從商業模式圖(Business Model Canvas)發展永續競爭力的策略議題並討論可在企業內部開展的行動方案。

「全球無論是投資人、消費者、員工、供應商、或企業主,其實都想要make something different,不再只是賺錢就好、不再只是自己好就好,消費者要的不只好的產品、好的服務,」B型企業協會秘書長、同時也是BFG計畫負責人黃惠敏認為,先承認既有的系統崩壞然後找到新的解方,帶動企業文化轉移,這是B型企業協會成立BFG平台的主因。

這次的計劃共有19家企業、47位企業代表、57位學生、以及43位業師參與,共分成供應鏈、員工照護、環境保護等組別。歷經3個多月的培訓後,在1月4號舉辦總決賽。

結合保險的創新模式,改善供應鏈關係

金獎由訊聯生物科技公司團隊以「預防醫療生態圈」提案獲得。訊聯提供細胞治療服務價格較高,為了能讓更多人享受這項醫療服務,團隊提出用保險作費用分攤的作法,當個人有需求就會找上醫院,醫院會再來找訊聯,讓原本單純的上下游廠商關係變得更密切。同時,訊聯還能服務更多有需求的客戶,成為善的循環。

圖片來源/鄭宇茹

訊聯生物科技財務處資深經理劉佩怡表示,經由這計劃,學界和業界都得到許多創新的想法,像是學習利用系統工具分析,更了解公司的不足和強項,經由與業師和學生的討論,更能知道如何加強,「我們合作的學生非常優秀,他們都不是生技相關科系,但非常認真地上網找資料或來公司參訪。透過新世代的觀點,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新的商業模式,」他說。

讓學生看到永續商業模式的可能性

和訊聯同組的台大學生劉亞綸、陳佳卉、陳紀曲皆為台大環保性社團—根與芽社的成員。劉亞綸表示,很希望能成為改善環境的一份子,經由參與BFG,學習到B型企業、社會企業、CSR、SDG等概念,知道有方法可以更接近改變世界的角色。

陳紀曲也說,社團經常研究循環經濟或永續相關的案例,但多為國外的案例。參賽後才知道,原來台灣有很多人在做,甚至還有B型企業協會在推動改變。經由這次和訊聯合作,他注意到原本訊聯沒有寫CSR報告書但開始想要往這方面努力,「不像以前就只有一小群人在做,我們看的到是這股浪潮正在擴張、愈來愈多人在重視,」讓身為學生的他,終於有看見未來希望的感覺。

獲得傑出影響力大使的陳佳卉,曾經質疑商業模式跟永續結合的可能性?經過這幾個月的實作他發現,真的有可能辦到。

三人表示,希望繼續朝永續領域邁進,甚至進到企業內部推動CSR,或是到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力的企業工作。

金獎的獎品是讓學生到韓國參訪B型企業和社會企業,這除了讓三人興奮不已,劉亞綸也認為是很大的挑戰,「要知道別人為什麼可以做的這麼好,身為台灣的一份子,到底能不能為台灣創造跟他們一樣厲害、或甚至更厲害的事情,其實需要動很多腦去思考。」

電商也能創新又永續

獲得銀獎的是泉州佶業機械Fun for Good員工認同活動和松果購物的環保包材提案。松果購物公關總監王佩琦表示,身為電商的後進,發現最近愈來愈多人重視電商包裝浪費的問題,他們也一直在想,作為沒有倉儲、物流的輕資產電商平台該如何往綠色包材走?

圖片來源/Business for Good 官網

經由BFG的課程,王佩琦發現,或許還是有松果購物能發揮影響力的地方。他們希望先找到合適的環保包材,然後透過平台的數據、銷售資源去幫助廠商,讓原本覺得很貴,不想增加成本的廠商更願意參與。他說,「公司內部發起討論,看是不是邀請幾個比較大的供應商合作,」目前正在調查如果從通路角色來推動環保包材,是否可行。

企業和學生互相學習、成長

在和學生合作時,王佩琦一開始覺得:「好多天馬行空的想法,好像完全跟商業模式搭不上、做不到。」但他反向思考,這或許就是消費者的思維、年輕一代想像電商應該要做的事。後來融合學生的意見並重新思考,若將這些創新的想法落實到企業裡會變成什麼樣,更因此獲得了不少創新想法。

和松果購物合作的政大企業管理所學生張芷瑗原本就對電商感興趣,透過這次學習發現,原來電商有很多種他沒想過的商業模式,「我們在過程中也有一些跟實際上無法連結的部分,企業伙伴給了我們很多的想法跟幫助。」

圖片來源/Business for Good 官網

此外,BFG也曾找了DOMI綠然能源、陽光伏特家演講,讓張芷瑗認識到更多元的永續商業模式,也體認到永續絕對是未來重要的趨勢。

擔任這次決賽評審的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林月雲建議,提案時要多思考需要花多少錢、能創造多少的利益,還要看能用哪些方法衡量三年、五年後如何檢視是否達到當時預期的目的,關於系統性的循環需要更多的探討。

他也提到,從同學的報告中能看到,年輕一代很有希望也很幸運,能在這時候就能培養永續、對社會好的意識,還能和企業合作、甚至可以協助解決企業問題,「我覺得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,」他說。

立足台灣,跨向亞洲

黃惠敏在頒獎結束後宣布,要「立足臺灣,跨向亞洲」,2020年將變成「Business for Good Asia」,希望用更多國際案例、交流讓大家知道企業做好事跟營利是可以一起發生的,同時也要帶動台灣企業的轉型、培育永續的人才、以及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。

2020年除了工作坊,11月預計舉辦「Business for Good Asia高峰會」,屆時也將邀請此次參加BFG的企業參與。黃惠敏提醒:「各位回去要好好做,我們會持續追蹤你們的進度,希望高峰會的時候有機會邀請各位企業代表、同學來分享。」

高峰會的重點將是連結、學習、合作,他認為,要先建立關係,才能彼此分享,然後讓台灣、亞洲的企業更好。

延伸閱讀

三年的倡議 學生換來台大校務基金承諾向高污染產業Say No 有可能成為亞洲第一(CSR@天下)
國泰攜手客戶拚永續 「手」護地球環境 全台熱血淨灘(CSR@天下)
拿下第一張綠能售電執照 陽光伏特家要讓人人都可參與綠電經濟(CSR@天下)
從綠屋頂到上山種樹 博仲律師事務所的「碳抵銷」綠色經營學(CSR@天下)